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黄丽琼 审稿人: 时间:2013/11/21 00:00:00浏览:

 

随着我过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但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跟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我过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参加高考,通过国家统招就读的学生,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不搞,但程度较为整齐,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另一类是从中专、职高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仅仅在初中阶段系统地学过英语,进入中专、职高后,各学校开设英语课的情况层次不齐,有的学校甚至不再开设英语课,有些学生因此中断了英语的学习。后者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同时欠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基于学生的现状,我对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1、英语考核评价体系的改变

传统教学常常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价学生的手段,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使他们学习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而且还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比如有些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同学考试时只要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就能考得好成绩,而平时上课的认真的学生却恰恰相反,这会让学习认真的同学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并且助长一些歪风邪气。所以将一卷定输赢改为过程性的考核势在必行。过程性的考核也即更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与此同时,加强英语实用能力的考核力度,比如口语与听力,而笔试成绩仅仅只作为一个参考,而不再占有决定性的的地位。

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可以考虑将学生分组,而期末的考核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共同组成。小组考核有几个好处:第一,小组里成绩好的可以带动或辅导成绩差的,愿意并敢于表现的可以带动或鼓励不愿意并羞于表现的,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并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第二,团队荣誉感可以有效激发小组每个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2、按专业适当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

朱熹说过:孔子教学,各因其材。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潜能,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遵守教学规律和原则,又不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个方式来教学,因材施教,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我现在教的主要有三个专业的学生,相比而言,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性格更大胆、活跃,对于情景对话一类的课堂活动更乐于参与与表现,而且他们的专业也决定了对他们的教学应该更侧重于口语的训练;而会计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相对保守、安静一些,他们也更能安心去看去读,所以对他们的教学就会偏重阅读能力的训练多一点。

3、鼓励学生创建英语学习的环境

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当初每个班分组时,考虑到学习任务的完成,我按照寝室来分组,并且每组都委任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来带动和鼓励组员参与到每次的英语活动中去。与此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组织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以期尽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当然,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与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边摸索边改革,希望能够真正培养出一批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