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要求

作者:现代商务学院管理员 审稿人: 时间:2013/04/24 16:25:44浏览:

一、课程教学要求

1.综合英语(390学时)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提高英语素质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共开设四个学期,每周6课时,旨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通过大量的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及其用法,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巩固英语基础,使读、听、说、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

2.英语视听说(260学时,16学分)

    本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真实材料的视听输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同时通过系统的语音和口语训练,借助于大量真实的口头语言输入,使学生具有准确、清晰的发音和相关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在涉外活动中无口头障碍,并为其后开设的《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3.国际贸易实务(64学时,4学分)

    《国际贸易实务》是从事贸易活动人群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运用相关的贸易、运输、保险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并具有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工作的职业能力。学生目标岗位群面向:在专业进出口公司、国有企业、三资企业、驻华外国商社等外向型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外贸一线工作的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单证员、货运代理以及外贸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等。

4.国际贸易单证实务(64学时,4学分)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它以信用证为核心,以实际业务中单证展开进程为主线层层推进介绍每一步所涉及的单证的制作方法和要点,最后归纳出制作单证的重要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国际贸易制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使学生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国际贸易相关企业、部门的制单工作,并为学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该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的重要支撑课程。

5.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64学时,4学分)

    本课程主要面向商务英语专业所从事的、与涉外活动相关的职业岗位。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能够达到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商务培训认证办公室制定的对国际商务英语职业能力(一级)的要求。

6.商务英语翻译(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从语言和贸易实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笔头翻译商贸英语的基本能力。经过36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汉互译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英、汉实务互译的应用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有关英语外贸、管理、销售等商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商务活动中进行一般水平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7、外贸函电(68学时,4学分)

    主要讲授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外贸函电的撰写知识。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商业英文书信、电报、电传的撰写和翻译,学会使用发送传真、电子邮件,填制英文合同,并掌握常用的英文经贸术语,具备独立撰写完整,具体,清楚,简洁,礼貌,正确的外贸英语书信的能力。

8.剑桥商务英语(132学时,8学分)

    通过对商务知识的学习,了解国际商务涵盖的基本范畴,比如公司结构、员工招聘、客户服务、产品销售、经营环境、财务管理,以及公司文化、广告形象和战略战术等等。本课程通过设计各种真实、实用的技能训练,如:讨论问题、安排议程、设计项目乃至准备新闻发布等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同时为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9.大学英语写作(64学时,4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外事工作必备的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具有英语应用文书的写作能力及涉外企事业机构所需要的礼仪、接待、文秘等理论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涉外文秘和外事英语实际工作的基本写作技能,具有涉外文秘所必需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语言表达等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要求。

10.英语国家概况(64课时,4学分)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应用英语和文秘英语专业的职业基础拓展课。该课程集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为一体,旨在向学生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等背景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使其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要求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注意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实践。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讲演、辩论、各类竞赛模拟活动、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问和拍摄电视片等。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3)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资源。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发技术及辅助教学。加快建设英语网络学习系统、音像资料以及多媒体自修中心,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条件,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

三、教学评估、考核要求

1.教学评估

(1)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相结合

外部评估是邀请权威性的中介机构或同类院校,或企业的专家对教学质量进行鉴定或评估。

内部评估是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部门对本专业的教学目标、课程计划、运行过程与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与条件、实习实训活动等进行监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

目标评估是对本专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过程评估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教学环节质量的评估,为改进教学工作进行监控。

(3)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定性评估是对本专业教学质量体系的各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并从质的方面得出结论,确定本专业的建设发展方向。

定量评估是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体系的各个方面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并从量的方面得出数据事实。

定量评估是定性评估的基础,定性评估是定量评估出发点和结果。

(4)全面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

全面评估是对本专业整个系统结构的构成因素的价值判断,使之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专项评估是对本专业教学系统中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个基本元素,如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等所实施的评估。

专项评估是全面评估的基础,是提高全面评估的信度和效度的首要条件。

2、教学考核

(1)以校内外考核相结合为准则,形成一系列考核体系(校内课程实训评分表、校外顶岗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价表、顶岗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答辩考核准则),使教学评价、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

(2)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由实习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有效结合。

(3)专业课程在考核内容上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专业技能考核”为辅,在考核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考核方法上突出“工学结合”、以“项目作业”为主的局面。考核方式包括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口试和机试,形成成绩评定分数比例。

(4)试题来源多元化。试题库应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将职业标准纳入考试范围,实行“学、考、用”合一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