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作者:现代商务学院管理员 审稿人: 时间:2017/05/15 16:28:52浏览: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分四个阶段,分别是评价实训课程教学目标、评价实训课程教学方案、评价实训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实训课程教学成果。
  1.评价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确定符合主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目标评价的主体一般是学院(系)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评价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专业在总体目标设计和具体项目目标设计。评价手段主要通过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设计资料、校企合作调研资料、征询企业专家意见、教研室论证等,针对实训目标与企业职业岗位目标的贴合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设计的系统性、实训具体项目目标设计是否能够体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评价实训课程教学方案
  实训课程教学方案是教学目标能否落实以及如何实施的具体体现。这一阶段在对实训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和现有的实训条件、教学资源考量的基础上,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设计、预算等安排。
教学方案评价的主体一般是专业教师、学生、实训室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校企合作专家进一步考证,考量指导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能否体现实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考评细则上,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第一,方案是否可行,包括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是否可行,是否对应实训学生群体的能力,以及是否符合现有的实训条件;第二,实训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具有科学性;第   三,预算是否合理。
  3.评价实训课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对实训方案的实施情况予以检查、评估和反馈,目的在于为实训指导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控制方案的实施进度,并且通过评价反馈信息对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个最佳方案,是整个模式当中最为关键的模块。
   实训过程评价主体一般是实训指导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督导)人员。评价方面主要有实训方案进展、学生参与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评价内容在于实训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教学方法是否体现实训教学的特点,观察是否有计划之外重要因素,实施中的优点和不足等。教师指导情况的评价内容主要有教学指导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并观测全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在酒店餐饮综合实训课程的餐巾折花环节,要观测学生上课的状态,学生对课程内容和环节的兴趣程度,以及是否对餐巾折花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创新想法等。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包括是否愿意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互动,是否在课程活动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和乐趣等。
  4.评价实训课堂教学成果
  成果的评价主体一般是学生、酒店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等,针对主体的不同,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组织学生评教,通过发放问卷或私人访谈,收集授课对象对课程的意见,了解实训课程的实施成果。(二)由专业带头人组成评估小组,对实训课程的成果进行检验,通过查看相关课程资料,如教程教案、课程资源库、课程阶段考核资料、课程总结等资料,进行量化考评。(三)听取酒店行业专家意见,通过对成果的有效性,以及教学成果与行业发展状况下对应职位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考察实训成果达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